新农领头人

  • 新农领头人朱若玉:智慧化改造使养殖成本降低35%,每只鸡的经济效益增加2.2元,新增收益超过400万元

    在2025年的安徽,一位名叫朱若玉的年轻女性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。她不仅荣获了安徽青年五四奖章,更是在现代农业领域掀起了一场绿色革命。1992年出生的她,在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回到家乡灵璧县冯庙镇,踏上了生态循环农业的创业征程。

    梦想起航:破局立新,叩开现代农业之门

    面对着传统农业的种种局限,朱若玉以敏锐的眼光发现了“生态循环农业”的无限潜力。2013年,她将家族蛋鸡养殖的经验与绿色理念完美结合,创立了绿飨园现代农业有限公司。从零开始,朱若玉不仅建立了拥有8万羽蛋鸡存栏量的养殖场,还成功研发出将畜禽粪污转化为优质有机肥的技术。通过三产融合,她的园区内既有绿色蔬果种植区、花卉苗木培育基地,也有农事体验和生态观光等文旅项目。就这样,“一根链条串起了三大产业”,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成功模式。

    破茧成蝶:在逆境中淬炼创业韧性

    然而,成功的背后是无数次的挫折与挑战。朱若玉曾遭遇设备供应商欺诈、产品滞销以及资金短缺等一系列问题。但她从未放弃,一次次地进行技术攻关,最终使有机质含量超国标40%以上的产品畅销全国。凭借着不懈的努力,她不仅克服了重重困难,还在2017年获得了安徽省循环农业研究院的认可,并得到了500万元贷款的支持。到了2024年,园区年产值突破了9000万元,实现了从“破茧”到“成蝶”的华丽转变。

    共富同行:用责任点亮乡村振兴之光

    企业步入正轨后,朱若玉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——带动乡亲共同富裕。她推行“产业入股+保底分红”机制,帮助1200余户农民增收;为银发群体创造就业岗位,让老人们也能实现“家门口就业”。此外,她还投资建设了宿州市首座农民亲子公园,免费向公众开放,成为当地的文化地标。十年间,她的助农体系已辐射全镇10个行政村,带动村集体年均增收45万元,实现了农户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跨越。

    智领未来:用科技重塑农业价值

    面对农业转型的新机遇,朱若玉果断提出了“科技立企”的战略目标。联合多家科研机构,她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难题,获得了8项国家专利,并成功启动了智能化改造项目。如今,绿飨园园区不仅实现了全自动化管理,还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,减少了碳排放。智慧化改造使得养殖成本降低了35%,每只鸡的经济效益增加了2.2元,新增收益超过400万元。

    朱若玉的故事告诉我们,只要有梦想、有决心、敢于拼搏,任何人都能在自己的领域内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。她是现代农业的先锋者,更是新时代女性的杰出代表。让我们为这位逆风飞翔的农业女王点赞!

  • 新农领头人王志涛:农场被列入联合国秸秆综合利用基地项目,荣获全国首批家庭农场成功案例、生态农场示范单位等称号

    王志涛,这位莱西市怡禾家庭农场的主人,他的故事宛如一部充满激情与梦想的奋斗史。2004年,怀着对土地深厚的情感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,王志涛毅然决然地回到了家乡。那时的他,怀揣着一个简单而又伟大的梦想:通过自己的努力,让这片生养他的土地焕发新生机。

    起初,王志涛选择了奶牛养殖作为自己事业的起点。这个选择并非一时冲动,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。他认为,奶牛养殖不仅能够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,还能够为当地提供新鲜健康的乳制品。然而,王志涛的目光并未局限于单一产业的发展,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进步,他逐渐意识到农业综合发展的潜力。

    于是,在不久之后,王志涛成立了莱西市怡禾家庭农场,开始涉足粮食和蔬菜种植领域。他坚信,只有多元化发展,才能真正实现农业的可持续性。在他的带领下,农场逐步形成了以奶牛养殖、粮食及蔬菜种植为主的综合性经营模式。不仅如此,他还积极动员周边村民共同参与进来,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和资源,携手共进,共同探索致富之路。

    王志涛深知,要使农业焕发出新的活力,就必须走科技兴农的道路。因此,他不断探索“科技+农业”的新型模式,致力于将最新的科技成果应用到农业生产中。他积极争取各种农业项目,与科研机构合作,引进专业人才,开展小麦、玉米新品种培育等技术实验。在这些努力之下,农场成功推广了多个优质农作物新品种,并实施了一系列高效节水、节肥的农业技术。

    随着农场规模的不断扩大,王志涛和他的团队也获得了诸多荣誉。从全国种粮大户、山东省第九届“齐鲁乡村之星”到青岛市首届“十佳种粮大户”,再到被评为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,每一份荣誉都是对他辛勤付出的肯定。此外,农场还被列入联合国秸秆综合利用基地项目,荣获全国首批家庭农场成功案例、生态农场示范单位等称号,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典范。

    站在2025年的今天,回顾过去二十多年的风雨历程,王志涛的故事不仅是个人成就的展示,更是中国农村振兴道路上的一个缩影。他的经历告诉我们,只要心怀梦想,勇于创新,脚下的这片土地就一定能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光芒。而这一切,正是王志涛用汗水和智慧书写的一部关于希望、成长与成功的赞歌。

  • 新农领头人沈建利:创立“泥土香”品牌,开通电商平台,并通过东西协作将槜李引入贵州等地,帮助当地农民实现增收

    在2025年的今天,当我们回顾过去,不得不提到一位真正的乡村英雄——来自嘉兴海宁袁花镇的沈建利。这位55岁的女强人,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无尽的智慧,不仅改变了个人的命运,还成为了当地乃至更远地区的致富带头人。她所创造的“共富密码”,正是由金果子、金点子以及共富苗编织而成的故事。

    梦想起航:槜李重生之路

    故事要从一种古老而珍稀的水果说起——槜李。这种拥有2500年历史的果实,曾经是江南贡品,但到了现代却面临着濒临灭绝的危机。2002年,独具慧眼的沈建利看到了槜李的市场潜力,决定投身于这一古老的产业。然而,由于槜李品种经过千年演化已良莠不齐,找到优质的种苗并非易事。为此,沈建利和她的丈夫几乎跑遍了整个嘉兴地区,最终在嘉兴市农科院的帮助下找到了满意的种苗,并开始了自己的种植之旅。通过不懈的努力,沈建利将最初的两三亩地扩展至如今的30亩,实现了亩产1300斤的壮举。这些槜李不仅被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,还在连续7年的嘉兴精品果蔬展销会上荣获金奖。

    共同富裕:带领村民走向光明未来

    沈建利深知,“一人富不如一起富”。因此,她在自己取得成功的同时,也没有忘记村里的乡亲们。这些年,她免费向全村1800多户村民赠送了3万多株槜李苗,并手把手传授种植技术。不仅如此,她还探索出了一套林下养鸡、种菇等种养结合的新模式,进一步丰富了农村经济结构。为了更好地推广家乡的农产品,沈建利创立了“泥土香”品牌,并建立了合作社,开通了“泥土香无公害农产品直通车”电商平台。这个平台不仅帮助本地农户销售产品,还开辟了“爱心直播区”,为农户免费带货,极大地提升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。

    电商时代的创新者:“互联网+农业”的践行者

   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兴起,沈建利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机遇,迅速成立了海宁市第一家农产品网上直通车。她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,一方面将自己的农产品和当地特色农产品进行统一销售,另一方面利用淘宝等互联网平台将家乡的美味推向全国。同时,沈建利还成立了“泥土香电商直播式”共富工坊,为村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和销售产品的舞台。通过这种方式,她帮助村民增收累计超过3000万元,并获得了多项荣誉。

    山海协作:共同富裕的梦想无界

    沈建利并没有满足于仅在本地的成功,她的心中有着更大的梦想。自2018年起,她便通过东西协作平台,将槜李引入贵州等地,并提供技术和苗木支持,帮助当地农民实现增收。2024年初,她又精心准备了一批共富槜李苗发往四川省黑水县,继续书写着自己的共富梦。

    沈建利的故事告诉我们,只要有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,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。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领导者,如何用智慧和汗水去改变命运,带领大家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。这不仅是沈建利个人的荣耀,更是所有致力于乡村振兴人们的共同追求。